全球滚动:及时性是什么意思不够

2023-03-21 09:02:21 来源:教育联播网

1、及时性

可靠性

回答


【资料图】

第一,如实反映。这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忠实表达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虚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受主观的意愿所左右。

回答

第二,正确反映。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还必须采用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处理方法不当,甚至处理方法错误,还是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

回答

第三,完整反映。凡是为了达到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所必要的资料,均应完整地提供给报表使用者,即企业所报告的应是对使用者决策有帮助的所有信息。当然这并非是指事无巨细地描述,正确的做法是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要求下,将重要的资料充分披露。

回答

及时性

回答

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任何信息都必须在其决策作出之前提供,才能发挥它的功效,否则就失去它的价值,只能成为“事后诸葛”.因此,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及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具体要求企业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取得并整理各种原始凭证;然后及时地进行加工处理,即对企业已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地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后应及时地编制出财务报告,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财务报告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让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回答

重要性

回答

某一项交易或者事项重要与否取决于该交易或者事项的结果是否会影响到决策者的决策,如果会影响的,则属于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否则就不重要。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对其会计处理可以从简(并非是不处理),可以提供简化或归并的会计信息,因为提供信息时也要考虑信息的成本问题。而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则应充分、详尽地反映。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回答

互联网+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有哪些?【提问】

回答

(一)转变模式

回答

第一,“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使得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同步进行,各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得各种管理信息,实现了会计信息对业务活动的实时反映和有效监督。

回答

第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实现实时共享的同时,也促进了会计工作从静态财务信息模式向动态管理模式转变。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参与核算与监督,更多地被用于会计管理,更好地发挥了会计信息在分析预测、风险评价、战略决策等方面的作用。

回答

第三,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模式。过去会计信息以纸质的形式,送交信息使用者,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互联网+”下,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自动上传数据,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自行下载会计信息,随时查阅、随时利用。

回答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回答

“互联网+”下,信息使用者开始更加关注非结构化数据,财务数据和结构化数据与其相结合,使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进一步被提高。而利用快速便捷的网络通讯,会计信息可以及时地在各单位、各管理层之间传输共享,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会计信息由传统的会计人员识别转化为计算机系统智能识别,利用强大的自动识别系统,预设权限系统,能有效地防止舞弊现象发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回答

(三)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

回答

首先,互联网技术通过光纤网络传输的方式,解决了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电子凭证逐步取代了纸质凭证,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和传递,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节约成本。

2、及时性是什么意思

信息推送服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数据库和信息互联网络检索到符合用户要求的文献信息,然后以E-mail的方式将检索结果通过信息互联网络发送到用户手中。

信息推送服务具有以下优点:

(1)及时主动性。这是推送服务最基本的特点,即当有新的信息需要提交时,依据传送信息的类型和重要性不同,推送软件会主动提醒用户接收新信息。从而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

(2)针对目的性。推送服务提供的信息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定制的,这充分体现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还是动态的,用户只需在定制之初描述信息需求,推送软件就会自动跟踪用户的使用倾向,实时地完成特定信息的推送。

(3)集成性。推送服务中,信息人员从各种渠道,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集成,通过固定的渠道传送给用户,这种经过加工的信息显然更全面,准确性更高。

3、及时性不够

我国在物料配送方面的的不足之处:

1 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 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配送中心一般需要资金投入大.设备和设施都很昂贵,且回收期长,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和购置设备。尽管近几年来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储存库较多,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流通型库较少。

2 物流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实施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 有超过58% 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进行过物流作业。在采用过信息技术的企业中72% 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的管理手段。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为主,但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同时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是原有物流设施转过来的 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

3 配送中心规模较小.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地域分割的影响,物流网点布局还不统一。小、散、差的分散状态普遍存在 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配送中心形不成规模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 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中心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功能本应基本涵盖了所有物流功能要素 而我国当前的配送中心多数则充当了仓库和运输中转的角色.其实质上就等于原来的仓库,配送中心功能并为发挥出来。

5 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够合理配送速度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有关,由于我国许多配送中心选址不合理,因此配送速度较慢,影响了送货的及时性。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存在两种不合理的格局,一种是配送中心在店铺分散区域跨度很大的情况下进行配送 运输距离过远,成本居高不下,另一种是店铺相对集中 配送中心在距离店铺集中的地方配送。

6 配送人员素质较低由于社会上高素质物流专业人员缺乏 不少配送中心没有专业物流管理人员负责且人员素质总体偏低.大多数都只能做看管装卸工作的体力劳动者 缺乏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物流中心的人员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