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医保缴费标准怎么样的-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

2023-02-14 10:09:37 来源:教育快报网

一、2023医保缴费标准怎么样的

答:(一)城乡居民医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国家医保局2023年度发布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政策,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每人每年960元,其中个人年缴纳350元,国家、省、市年度每人补贴免缴610元。

贫困人口及乡村振兴对象国家每人补贴610元,地方政府个人缴纳都有所不同,如: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脱贫不稳定户、脱贫边缘易致贫户等等,按照当地政策。

(二)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保

2023年度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10%缴费档次参保的,缴费标准为每人每月480元(5760元/人年),按5%缴费档次参保的,缴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40元(2880元/人年)。

(三)用人单位职工医保

参加职工医保,统一根据个人上年度单位申报工资基数,单位申报工资基数的8.5%缴纳,个人按申报工资的2%缴纳。实行单位代扣代缴,每月申报核定缴费。

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的相关内容。

二、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

抓好组织保障,确保目标任务高效落实。凤阳县医保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全县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围绕省市制定的目标任务,研究解决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将各项工作措施做实做细。在激活率和定点医药机构覆盖率有了一定覆盖后,县医疗保障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工作目标确定为定点医药机构全量支持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和扫码应用,不断提高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促进医保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凤阳县明确县医保局、县医保中心、定点医药机构工作职责,保证全县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及时督促定点医药机构拓宽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定期通报结算使用情况,并将医保电子凭证宣传推广及结算使用纳入协议管理和年度考核。

抓牢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稳步有序推进。全县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提高“互联网+医保”医疗保障服务能力,确保便民、利民、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根据省、市明确的“两定”机构应用环境搭建及时限,县医保局督促“两定”机构尽早改造医保结算系统。县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实地体验、走访患者、不定期暗访等形式,实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通道”畅通。

抓实宣传推广,提升群众主动参与意识。县医保局践行“优质、高效、便民、贴心”服务理念,开展医保“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宣传活动,助推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有效落地。进企业送政策,现场和职工互动交流,一对一答疑解惑;进机关食堂放置宣传展板,利用机关工作人员就餐的间隙解读答疑;进社区发放医保政策宣传折页、手提袋等宣传品,把医保政策带进千家万户,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新闻媒体等平台,宣传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与应用,并采取县推镇、镇推村、村推民及部门推职工、职工推亲属、亲属推好友的横向纵向信息推送机制,让群众看得到、能领会、想使用。

三、参保人员账户积累差距大

风险防范机制并非收入分配机制

“退休人员感受比较强烈,因为能看到的是个人账户里钱少了,感觉自己的待遇受了影响,毕竟很多人觉得钱在自己账户里的,才是自己的。”某中部省份医疗系统人士称,门诊共济,是通过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减轻参保人员特别是老年人门诊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强化医保基金的保障功能,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在他看来,医保部门想要的,是实现“统筹基金管大病,个人账户管小病”,而之所以提出门诊共济,是因为原来的职工个人账户不具有共济性。“年轻人医保账户里的钱几乎都是越存越多,很少往外出,可老年人的账户很多都不够花”,这就造成参保人员之间积累的账户结果差距很大。

当然,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大也是另一重原因,比如有些省份刚到第四季度,医保基金就已出现超额支付。

“个人账户减少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但个人账户减少并不意味着保障会打折,而是放到了共济的大池子里,保障不会丢。”上述人士补充道。

另有业内人士从社会保险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其认为,风险防范机制不是收入分配机制,其强调防范社会风险的作用,是救命钱。而个人账户钱数的多少,可能眼下对个体来说有收入多少的差别,但从制度上来讲,共济保障更具有风险防范功能。

“有人说不该让个人账户买单,但其他办法又是什么呢?”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提高医保缴纳费用,还是增加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投入,都只会增加企事业单位以及财政负担,“政府财政在社保这块投的多,那必然在其他部分就会减少。”

关键词: 目标任务 城乡居民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