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有哪些习俗_中元节传统习俗大全

2023-04-11 10:40:24 来源:教育之星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和祭祖节等等,又一年的中元节要到了,大家对于中元节习俗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元节传统习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传统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资料图)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祭祖先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祭祖讲究

1、在农历的七月初八开始“接老客”,准备一张桌子,在墙上挂上祖宗牌,桌子两边放上花,然后焚香,迎接已逝的先人。

2、每天早、中、晚在就餐前都需要将食物放置在供奉的桌子上,早上不用供饭,只需要将吃的食物放上供奉即可,中午和晚上需要供奉饭和菜,饭碗的数量根据习俗不同分别是4、6、8,例如放4碗,前面2碗,左右各1碗,然后是筷子的摆向,筷子朝中间方便已逝的先人用餐。

3、每天在开始摆放饭菜之前要先将焚香,数量为三,饭菜摆放完后备好三份纸钱,每份纸钱三张,放置位置在桌子前方,距离均匀摆放,中间一份,两边各一份,等带时间几分钟,然后在祖宗牌前面,也就是桌子前方磕头,三跪九叩,跪拜完成后在桌子前方焚烧纸钱。

4、最后在七月半的时候根据各地习俗把祖先送走就完成。

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相关文章

★ 2022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介绍

★ 寒衣节和中元节的区别有哪些

★ 描写中元节习俗的优秀文章5篇

★ 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介绍

★ 什么叫中元节

★ 中元节的民间习俗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