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教授5次援疆支教 把喀什作为第二故乡

2022-10-25 10:16:05 来源:教育快播网

刘维巍 彭这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10月金秋,已经65岁的东华大学教授马承愚再次背起行囊,启程从上海奔赴新疆喀什,继续书写他的援疆支教故事。此时的他,已经退休5年了。


(资料图)

“大漠雪山,高天流云,你装扮着祖国最西部美丽的边疆,你是那样的洁白和遥远!有你的陪伴,支援西部没有‘休止符’!”马承愚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据悉,马承愚是“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一名参与者,回顾自己的教师生涯,特别是谈及前后五次援疆支教经历,他难掩内心激动,“我在喀什大学支教多年,那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退休之后能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余热,我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14年2月22日,马承愚首次来到喀什大学开启一年半的援疆支教生涯,并参与筹备成立的该校环境工程专业。他出生于1957年,是第八批上海援疆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喀什大学地处祖国西部边境,距离塔克拉玛干沙漠仅有几十公里。这里气候干燥,浮尘、沙尘暴天气频发,人在这种环境下需要经常喝水。然而,马承愚却不敢多喝水,因为他所在的教学楼当年楼内还没有厕所,如厕要到很远的公共厕所。环境恶劣造成当地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亟需增强师资力量。

学校原本只给马承愚安排了两门专业课,当他听说《化工制图》课程无人胜任时,又主动请缨,最忙时一周承担10多节课程。他还想方设法自制教学道具,便于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习课堂内容。一年半的支教时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为学生答疑,受到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2018年,马承愚退休后不久,受喀什大学邀请,又回到了这片日夜梦想的热土,在熟悉的讲台上,见到了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这时的喀什大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校区已经基本建成,软硬件都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教授《工程制图》课程时,他发现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内容,这意味着学生一毕业就会“落伍”。马承愚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闲置电脑,开设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由于电脑数量不多,他把80余名学生分成四组,轮流上机操作。除吃饭时间外,马承愚一直在教室,一个个辅导,一个个过关。一个月下来,同学们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能。

在讲授《水污染控制》课程时,马承愚发现学生没有学过微生物相关课程,也没有观察过污水处理基本菌种。于是,他又给学生补习微生物课程,并在东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支持下,征集到一些有关微生物课的影像资料及成套彩色菌种图片,弥补了同学们该方面知识的不足。

援疆光靠“输血”不行,关键还在于增强“造血”功能,即提高当地教师的专业技能。于是,马承愚与古丽戈娜和努热曼古丽两位年轻教师结对,帮助她们规划职业发展生涯,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此外,马承愚还指导她们申报课题、发表论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位年轻教师成功申报了自治区“十三五”教改规划课题、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喀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发表多篇核心论文。2020年,努热曼古丽通过职称评审成为副教授,她成了喀什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指导申报课题、解决科研难题、回答教学中的疑问、协助制作课件……只要喀什大学年轻老师需要,马承愚都会毫不保留地帮助指导。他心里明白,援疆只是一时的“输血”疗法,更主要的还是增加“造血”功能,要为他们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马承愚还非常重视因材施教。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薄弱,为了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马承愚在专业课教学时兼顾汉语的指导,和学生一同分析语法,纠正语病和错别字。由于授课时间有限,他经常利用晚自习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马承愚一直坚持辅导考研学生。多年来,他辅导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有多人考取研究生,还有3人考入东华大学。在今年上半年东华大学公布的研究生录取名单上,他指导的学生欧进宝被环境工程专业录取。

9月10日是东华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这一天,马承愚特意来到上海火车站,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学生,亲切地说:“欢迎来到东华大学,希望你在这里成就梦想!”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